公开文件
PUBLIC DOCUMENTS
一、企业简介
广东某照明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,是一家专精特新和科技型小微企业。公司现有107人,其中研发30人、品控6人,主要从事照明灯具产品的设计、生产和销售相关的经营活动。公司已获得质量管理体系、环境管理体系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。
二、企业急需解决的质量管理问题
公司在质量发展和生产现场管理中,需要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,在帮扶机构指导下,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需关注解决:
1、由于目前生产和产品订单存在小批量、多批次、多种类的特征,生产车间现场使用SOP和工艺文件呈现型号批次繁复、文件类别多样、文件检索耗时的弊端;
2、SOP多以文字、图片形式呈现、指导识别生产作业关键点,缺乏生产作业要点直观化、可视化;
3、在制程中,纸质SOP的文档管理、更替、更新、审核、发放时间成本较高,遇到工艺变更或产线更换的情况,纸质SOP不利于员工快速接受新生产作业要点,易造成生产质量风险和客户稽查风险。
图1 公司生产现场使用的纸质SOP
三、提升行动主要做法
公司通过参加小微企业质量提升行动,在帮扶机构指导下,根据ISO9001标准中7.1.6和7.5.3的相关要求,确定以“信息化赋能质量管理,助力企业智能化发展”为提升思路,通过开展数字化、智能化改造升级,优化企业质量管理水平,提升生产效率,推进制程质量可视化、信息化,进一步保障产品品质稳定可靠。
公司依据质量管理PDCA循环方法,按照策划-实施-检查-改进原则,对产线实施E-SOP改造升级优化。通过导入电子SOP,解决公司当前存在的纸质SOP文件检索耗时、质量要点缺乏直观可视化、文档管理成本高的弊端,实现企业走向数字化、智能化质量管理。质量提升行动主要步骤如下:
(一)针对质量管理痛点,制定E-SOP改造方案
以与公司“小批量、多批次”的生产特征相匹配“总装2线”作为E-SOP改造试点产线。“总装2线”设有20个岗位作业点,当前使用的纸质SOP具有统一管理成本高、发放速度慢、生产操作不够直观的缺陷,不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。E-SOP第一期试点,重点在产线设立中控平台,增设网络、基础设施,配置20套显示设备,将SOP电子化,把SOP进行集中管理控制,提高管理效率和可视化程度。
图2 生产车间提升前情况
(二)建立E-SOP智能系统,实现对与岗位管理需求的精确匹配
构建E-SOP智能系统。每个作业岗位设置站点编码、播放次数、切换时间、所属车间等信息,单独设置各工序终端文件显示,并配备终端中控平台统一进行SOP和工艺文件管理,以信息数据的形式实现文件审核、发布、变更、推送、播放等工作,通过自动分配缩短企业换线工时、节约文档管理成本。通过E-SOP智能系统,实现对企业不同产品型号适用的SOP的电子化升级优化。生产品质负责人员可根据ERP生产任务单的完成进度情况实时发放生产任务,调整、发放SOP文档;各岗位员工可通过E-SOP显示屏查看生产工艺要求及生产要点,满足生产作业及客户需求,保障生产作业质量可靠性。
以适用范围为“44*23.5系列LED线条灯”SOP为调试样本,现场对E-SOP智能系统与各岗位设备的匹配情况进行调试,确认公司可根据管理需求对不同岗位设置生产作业要点,保障E-SOP智能系统与岗位作业情况达到精确匹配、及时更新的目标。
图3 升级E-SOP智能系统及各岗位电子作业指导书展示
(三)开展E-SOP智能系统学习培训,强化全员质量管理
帮扶机构对公司开展E-SOP智能系统学习和可视化培训,指导生产品质负责人和相关员工掌握E-SOP智能系统的操作及文档管理知识,保障员工作业技能稳定、推动产品质量细节量化,并大大提升工作效率。同时,采用PPT、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对SOP进行优化、更新,以动态方式拆分、量化各生产细节,以生产要点直观化、岗位培训创新化促进全员质量管理。
四、企业质量提升成效
通过对生产车间“总装2线”进行E-SOP改造,为20个作业岗位安装E-SOP硬件及智能系统升级,实现在E-SOP智能系统上传电子作业指导书后即可成功换线,产品SOP无缝切换,确保每个岗位都即时获得受控有效最终SOP版本。换线用时由原来的15分钟~20分钟缩短控制在5分钟以内,创造更多有效工时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,缩短订单生产时间和交付周期,实现降本增效。通过E-SOP智能系统,提升质量管控可视化、直观化,有利于强化对关键要点的质量管控。
E-SOP智能系统改造,对提高公司员工质量管理整体意识,明确岗位职责和质量责任起到积极意义,为公司打造无纸化办公,走向智能化、数字化车间奠定了基础。改造后的效果提升了公司推动质量管理信息化、数字化的意识和动力。在E-SOP智能系统的基础上,公司将结合自身生产实际需求,兼容拓展生产管理看板系统、Andon呼叫监控系统、设备/物料/工具点检系统、ESD防静电监控系统和MES系统功能,为后续启动生产实时数据管理、生产现场数据目视化管理、设备点检和ESD防静电监控等智能车间改造升级提供软硬件支撑,逐步实现车间管理信息化、车间质量数据化的效果。
公司已开始应用本次改造结果,着手策划制定E-SOP智能系统后期升级计划,梳理生产质量管理信息化、数字化需求,计划开展SMT车间上料环节双保险互锁装置和E-SOP,强化物料防错管理,降低人为风险;谋划为锡膏物料的存放安装非自复位智能超温预警装置,确保物料存放温度条件符合要求,降低焊接不良。
图4 生产车间2#产线E-SOP智能改造前后对比
五、专家点评
企业在帮扶机构的指导下打造E-SOP智能系统,把一份份作业指导书变成一块电子显示屏、一套智能系统,是小微企业向信息化、数字化质量管理发展迈出的第一步,也为推动小微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。